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创作交流
主题:盛世繁花第六期 宇文解忧谈'如何将古典诗词融入行文之中' 交流精粹 [0]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一、
逗逗:
1.如何挑选合适的古典诗词来放在文前,
2.又怎么渲染这个意境


答:

1.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概括.

放在文前的词,主要要看文章的基调,如果是悲剧,可考虑"凄凄惨惨戚戚"或者"长相思,摧心肝"这类,比如李煜,柳永,李清照(当然后两个也有别的风格的),如果是喜剧,那就用温柔俏皮的,或者富丽堂皇的,这个太多了,不一一举,提示一下,富丽的可以去找那些诗人的酬和之作,尤其是给皇帝老儿歌功颂德的篇章.

有的诗人风格偏单一,偏悲,偏艳,或者偏浪漫,对后世来讲,都是一种风格的代表,如果你自己文章的定位很明确,就可以按图索骥,直接冲到同风格的诗人他自己的文集里挑一首出来.

还有一种,算是比较取巧的,就是看到诗词而幻想勾勒出一个故事,我自己的经验就是<何处按歌声>,由词而发散及文,自然比较容易贴切.

我自己是不坚持要用整首诗词的,为了具体的氛围,可以节录,可以重新组合,甚至可以两首相拼.合适就好,无所拘束.


2.渲染,天,这个问题就大啦.

我的体会是:基调是以情动人,要感动自己,自然读者就走入到你设计的故事和场景里去,否则再多的诗词也是无用.

在这个基调之上,怎么美怎么写,诗词拈来,不要生硬堆砌,要灵活运用,比如添字,改字,减字,比如加助词,比如稍稍口语化,都可以有比较融合的效果.

我比较忌讳的是,整篇照抄,一字不改,且不照顾读者的理解力,使用艰深晦涩的文字.共鸣,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看都看不懂,怎么能叫人家感动呢?


但愿我是回答了你想知道的,逗逗.

二、

didi:宇文老师是如何修炼词句如此诗意的?从小就喜欢诗词么?

答:

我是喜欢诗词,因为它可以用很简练的语言,传递很震撼的情感,或者描写出很绚烂的景色.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

修炼,汗,好像我修炼更多的是"妖女"项目,呵,不开玩笑了.

很简单:多看,多记,多想.

看到好的记下来,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用到,或者干脆就象上面说的,爱不释手的诗词直接用来作故事背景,基调有了,氛围有了,那不就剩人物和情节了?

高手有云:心中无诗,才是用诗的最高境界:)

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脑袋里出现的诗句,就是最最合适的.

三、

自己:你自己会不会创作诗词放在文中呢?
又比较偏好哪一类的诗词呢?(唐诗?宋词?诗经?楚辞?)

答:

很少,因为宇文太懒,一直没动力去研究平仄格律--恩,这句话,请大家自动屏蔽~~

我偏好的很多啊,嘿嘿,来者不拒型。

经常看的还是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和元曲。楚辞不多,诗经或有之。

四、

挪威公主:有时候,明明知道很多诗词,可是到了那个时候就偏偏什么都忘记了,总不能每次都翻书吧?所以,怎么样才可以信手拈来呢?

答:汗,那我只能出两个笨办法喽。

一,背,对于实在喜欢的诗词,背下来,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是也,那些总比考试内容好记吧?况且我觉得,如果真是深得我心的句子,不必刻意记也不会忘的~~

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妨下笔积累,手写摘抄,或者用电脑记录,如果小有规模,更可以分门别类,以为自己的数据库,随时可以调出想要的数据,呼呼,更何况记录的过程,也是深化记忆的过程。

还有一点,所谓我笔我口我心,是不是那些看过的诗句就真的咀嚼消化了呢,还只是过眼之后就忘记了呢?看的时候,读的时候,请用心去体会,去回味,很自然地,就可以达到“诗我合一”。

五、


敏贞:
《何处》那些诗词你是怎么想到的??我觉得都很贴切的说,那么多诗词你怎么就想到了呢??为虾米我就想不到?

回答:

何处正传就是韦庄那首词的读后感~~至于后来的,雪泥鸿爪是一直喜欢的诗句,落花流水是一直喜欢的感觉,就拿来写了.算是词为先而文随其后.

里面那些诗词,汗,不要问我是怎样想到的,我就是写写的就想到了啊~~

我知道大家一定想TF我~~~我先自动飘走~~~


六、

吉琉璃:

我想问的是,如果真的很喜欢某几首诗词,又觉得行文中恰好可以使用,但是原文照搬又有掉书袋之嫌,可不可以自己加以组合呢?

例如:
……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和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可问天

被我改成:待来彻晓纱窗下,此情可问天

。。。。。。。这样子会很奇怪么?

如果是老师,会怎么做呢?

答:

吉琉璃:首先表示一下,你这个名字偶很喜欢哦~~

"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和"知我意,感君怜,此情可问天"

如果要是我来看,两句意境不大相同,连起来有点难度.

前一句是类似小周后等待李后主,少女的宛转心事,带点嗔怨:彻夜等候着你,你却未必能知道我的一片痴心!

后一句更大气些,有点苍茫感,口吻似乎也更为成熟:谢谢你对我的爱~~爱~~爱,我的心思,也与你一样,可由上天作证~~


我来试一试,"梨花深闭门,纱窗新绿彻晓,看朱成碧,天若有天亦老,千帆过处人未回,君应知我,几重残梦几重泪?"

这绝对是怨妇的口气~~

或者"落花人独立,彻晓纱窗无声,香尽处,睡银灯.寒侵露重,一片相思芳樽中,此情可问天,天若怜我,只叫冷月照归程."

上面这两个版本,已经比较文诌诌了,我也不太提倡这样使用,最好是夹在白话句子中,半文半白,亦雅亦俗.

还有,"此情可问天"这句很好,其实可以单独使用,也许效果更佳,和前一句连起来,反倒有失开阔,降了意境.

见笑了~~

七、

断章:在用到诗词的表达文中意境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我比较喜欢自己来写,但往往不注意诗词压韵,平仄方面的问题,而细研究起来,就写不出来了……T_T这个怎么办?是随心去写,还是?
JJ能举一个例子么?一直很想尝试题记一首诗总领全章内容,可是觉得笔力不够,再有就是对诗词方面需要很系统的学习过压韵,平仄,韵脚等么?

答:押韵有几个层次,严格按照诗词的平仄韵律来,是比较高的要求,这个有专门的书籍,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拿来看,比如《唐宋词格律》,内中对于大多数词牌的韵格都作出了注解,copy个例子:

平仄韵错叶格的《定风波》--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具体例子可见苏轼的一首《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但实际上不必太过拘泥,最基本的就是读着顺口,就是最简单的“押尾音”,也是我常用的做法。

我自己通常的经验是,双句押,单句可适当宽松,再以上文为例,
“娘”“凉”“香”“乡”,尾音都是ang,自然读起来上口。依此类推,尾音同为ong,ou,iu,i,an等等,都可以压得上。

如果你没有往专业发展的意向,并不一定需要对诗词格律有系统的学习,只需要培养自己的“语感”,或者说是“音韵感”,类似写歌词一样,写得多了,自然同尾音的词积累得也就多了,天地间俯仰皆是,信手拈来好不轻松。

共勉。

八、

饕餮:请问虽然背了很多诗词,但总对他的意义不是非常清楚,看赏析有时候也糊里糊涂的,所以顶多知道这是悲的或者那是乐的,但不知道具体该塞在哪里咋办?

答:死记硬背是无益的,得其精髓而用之,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你对诗词的含义不清楚,建议:1,找一本《古汉语字典》,对于常见字词都有释义,2,买诗词的注释本,甚至是译文本,对照着读,渐渐就会有感觉了。(不过要质量好的哦~~免得误导)

唐诗且不说它,单说宋词元曲,本是当时市井瓦肆用来歌唱的,如柳永,“凡井水处,皆有柳词。”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当时普通群众的欣赏和理解水平。换到今天,虽然说话用词的方式都有了很多变化,其实大多时候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当然,为了行文准确起见,还是查证一下最好。

也有取巧的方法,就是按类别按诗人去看,譬如应制诗,那当然是“江山一片大好”,歌功颂德的,绝不可能发悲音,又譬如花间派,温庭筠“镂金错彩,缛丽擅长”, 韦庄“清绮明秀,婉约为高”,了解诗人的风格,也有利于理解诗词的含义。这方面也有很多可以帮助你的书籍。

九、

字典:宇文老师有没有时间给我们讲讲自己读诗词的感受呢?喜欢哪些什么风格的?不喜欢什么风格的?总觉得很多时候自己迷迷糊湖的。

答:读诗词的感受,这个问题太大了。

我个人偏爱清丽飘逸的风格,比如上面提到的韦庄,但也不局限于某一种,很多诗人,我都觉得有令我眼前一亮的佳句。

迷迷糊糊~~呵呵~~~并不是我说了感受,你就再也不迷糊了阿,方向是自己把握的,喜好也是自己的选择,所谓“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踏下心体会才是最重要的。

愿我们每天都有新收获。
№0 ☆☆☆全体版主 2005-07-30 12:17:20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