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恶人谷
主题:遥遥帮我整理的,我写的评,什么评不评,最多也就是读后感。 [7]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林黛玉悲剧人生之透视(一)

私下认为红楼是一部写人性的文章,林黛玉是一位依本性而活的女子,而薛宝钗则是一位违本性而活的女子。她们二人都是悲剧,但谁又比谁更悲哀呢。

高鄂的续集之所以不可信,其中争议最大的部分在于王熙凤的偷梁换柱之计,我也认为这其中漏洞无比,其一,从喜恶上看,林黛玉和薛宝钗,前八十回中,王更倾向于林,从一个是美人灯,吹吹就坏了,一个是事不关已不开口,前者只是对身体不好的评论,而后者,则是涉及到了人的性子,可以说,王一眼就看出了宝钗的性格。特别到了鸳鸯拒婚一段,邢夫人找平儿,王开口就用林黛玉打掩护。若不是平日有此情谊,断不会如此。更有二十五回,王打着头地闹,既吃了我们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这一句,一直红学家争论的焦点。

其二,从争权夺势之心,王因着王夫人的缘故,代管了宁国府的家事。这管家之位,如定玉娶亲,不让给宝二奶奶,情与理,王都说不过去。宝钗出自商贾之家,而黛玉出自书香之家,这二人,谁窄谁宽,王岂会不知。黛玉身体不好,可以成为王继续管家的唯一筹码。

其三,红楼中有一细节,林黛玉父亲的一任后事,全由贾链代理。黛玉之父乃盐政,这是最为富裕的差事。林父过世之后,林家并无亲属,纵有,贾家家大势大,也不敢与之争。那林家的家财去了何处,林黛玉如此聪慧之人,心中未必不清楚,反而一切用度,全是出自贾府。文中还有一细节,宝钗过生日,王熙凤与贾链商议,贾脱口而出,往年给林妹妹怎么办,就给薛妹妹怎么办,而不提及贾府三春的成例。

贾府每个人都知道林姑娘爱使小性儿,最不容人,偏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从王熙凤到贾府的三位小姐,到贾母,甚至是薛姨妈,都是容着她的小性子。且每个人都知道,黛玉比着贾府里的三位小姐,更出尖。薛宝钗也不能免俗,林黛玉脱口说出西厢记的句子,薛宝钗告介于她,这里面,难道还有坏心不成。如果有,那就真枉了曹雪芹以雪为其命名了。

书中有一段,宝玉得罪了黛玉,黛玉借着针线之事使小性,说搁着吧,一会儿就好了。闻者无不偷笑,而不觉着黛玉做得有何不妥。

唯有宝钗,为着求个贤慧的名声,屋中摆设,一应全无,偏生她的小丫头莺儿,结篮之事,得罪了园子里的嬷嬷。史湘云如此洒脱之人,从开始的我说出一个人,你能挑出她的错来,我就服了你,到后来,到潇湘馆与黛玉住到了一起,冷月葬诗魂,已是渐斩与宝钗疏远了。就是说,连不在大观园常住,最粗心的湘云都看出来了,旁人又怎会不知。

红楼是一大悲剧,悲剧在于依着本性做人,和迎合人心,违了本性做人,都不得善终。而林黛玉比薛宝钗更让人喜欢,是因为她活得让人钦佩,而薛宝钗让人可亲,却更让人高兴不起来,是不是我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呢?


№0 ☆☆☆文雨 2004-07-14 07:18:01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林黛玉悲剧人生之透视(二)
 
回答eagre 有关红楼的两个问题
 
实际上,林如海任盐政,作者并非表现他的清廉。而且,在接下的文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1.大观园的修建,正好是在林如海死后,这是明写。
2.修园子的五万两很子,据贾琏的话,是原本放在江南真家的。贾府怎会无缘无故地在真家放一笔巨款,而且是在林如海死后。江南与扬州并不远。
3.还有,贾琏回府,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贾政处。
4.前面还有一个细节,不知有否注意,赵嬷嬷讲的,先前贾府在姑苏扬州造船。而林如海正好任职姑苏扬州。
5.贾府获罪,有一部分原因是收了真家本应查抄的家产。这笔钱的来源若是与贾府无关,缘何真家会找上贾家,此其一;凤姐算家里用度时,林黛玉的婚事,由贾母使钱。而真家的银子,正好又是贾母收了。
 
关于湘云
宝钗对湘云,一直都是极好的。个人认为,宝钗虽是违了本性做人,但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宝钗仍是善良,甚至是善解人意的。湘云幼时失去双亲,家嫂不贤,针线活也得自己做。袭人不知,央求湘云帮忙,还是宝钗提的醒。湘云起菊花社,也是宝钗出的螃蟹。
事实上,宝钗对湘云,与对黛玉并无二致,夜探黛玉,送燕窝,教导黛玉的闲书失言之过,如果还有人认为宝钗虚伪,未免有负作者本意。
但湘云与宝钗渐远,还是性格使然。从本性上,湘云与黛玉其实并无二致,都是直来直去,只不过一个爽朗,一个使小性。她们二人之间,从一开始闹生分,这一方面,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写,从听戏到做针线之事,到棋磷之事,但后来月下联句,固然有因宝钗搬出园子之故。也正因宝钗搬出园子,湘云看出了宝钗的明哲保身的性格。也悟到了黛玉之纯。
作者描写宝钗的淡心之处就在于有两处,一是金钏之死,二是尤三姐之死,她都同时表示出事不关已的态度,读起来甚至觉着冷酷。
连薛蟠也看出了宝钗的心事,以湘云的聪慧,岂有不知之理。
所以说,个人认为,湘云与黛玉之间,其实原本有很大的嫌隙,是后来慢慢了解了双方的为人之后,这才亲近起来的。
套一句俗语:黛玉和湘云是因了解而建立友谊;宝钗和湘云则是因不了解而建立的友谊。
 
№1 ☆☆☆文雨2004-07-14 07:18:26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自评《解语》
 
(一)
 
看到大家很细心地看这篇解语,真的很让我感动。解语的结尾确实是非常之仓促。
当初写这篇文章时,是读了唐史中有关李泌之事,唐肃宗李豫跟前第一用得着的谋士,此人两次出山,两次归隐,第一次是帮李豫坐稳太子之位,第二次是坐稳帝位。另外,李豫太子妃沈珍珠在安史之乱中离奇失踪,也是一谜。所以,借着这两件事,乱写一通。这是解语的由来。小女子历史知识有限,不敢就地取才,只好重新开了一个天杼王朝。
昨日在□□群中谈论解语之事,半夜,忽然悟到为什么结不了尾。这篇文章,构思的时候,想得太多,自己也茫然起来。
司清和洛潇,本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之爱,二人都有身世之痛,互相扶持,情感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辈份伦理。但理想之爱却往往不得善终,他们都有必须完成的责任,责任之后,很难再回到从前。也许,时间能冲淡一些东西。
司清和太子,是世俗之爱,司清自不会放在心里,太子虽然遗憾,也不会有结果。
司清和李淳风,是梦中之爱,心向往之,不会有结果。
安阳和洛潇,南宫与安阳都是单恋之爱,自然也不会有结果。
南宫环与洛潇,是报复之爱,结果是毁灭。
能容得下的,只有世俗之爱,淳风和司兰。但我本意是想让司兰抄写大悲咒,后来,却改成了金钢经,虽然也是虚幻居多,还是由于于心不忍。
齐浩然与安阳,是权势之爱。拜月禅师劝说齐浩然回头,却终究回不了头,明明是悲剧,为什么还要写下去。
所以,解语于我而言,确是一部失败之极的作品,自己也收不了场。
 
 
№2 ☆☆☆文雨2004-07-14 07:18:55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二)
 
解语
 
  
  生平不怕砸板纷纷如雨下,只怕块块正中心头上。
 
  谢谢飘灯,评论写得如此之美。一直想回,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来回。飘灯的评论一针见血,与其说是在评论解语这篇文,不如说是在评论文雨这个人,虽有偶尔的风花雪月,但大部分时间快人快语,甚至恶整成性。(笑:受害者很多。)
  
  解语这个故事虽然在脑子里成形很久,修修改改,几次搁笔,几次是捡起来,实是因为自己是个静不下来的人。解语最难的不是情节,而是文字,每一个字都会想很久,改了又改,真的是自虐!自虐的结果往往是自己也受不了,所以解语写到一半,跑去用半个月时间写了一篇《爱不爱都不关你事》。
 
  如果看过这篇文初稿的读者(笑:我大概是晋江是最易变的女人),会发现很多细节一变再变。写解语是对我本性的一次深刻锤练,写这篇文,就象飘灯说的,必须不上网,不聊天,酝酿情绪,静心写作。天,还是直接拿把刀来把我剁了吧!
 
  所以,我还是把故事情节交待一下吧,免得有一天死了也不知怎么死的。解语的第一部分是宫庭,基本完结。第二部分是江湖,第三部分是战争,第四部分是追忆。人物方面会写到淳阳、安阳的子女。
 
  最后还是谢谢飘灯,她的评论让我找到了失去很久的感觉,第七章的更新,是我感觉比较满意的一次,故把前面的5000多字全部扔进了垃圾桶。冲着这篇评论,无论怎样自虐,我都会努力写完解语。好了,许下诺言的家伙口吐白沫了!
№3 ☆☆☆文雨2004-07-14 07:19:1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评《七月流火》
 
拍砖全因喜欢
 
 
  实在忍不住了,七月是我一直蹲着的坑,爱之深责之切,望勿见怪。
  打开这部小说,清新的校园,淡而独特的女猪,优秀而性格各异的男猪,一直是吸引我每天阅读这本小说的原因,但是,从楚依人出现开始,我就觉得情节有些混乱了,脉落不如前面清晰,看得很吃力了。开始我以为是前面的内容看得太久,有所遗忘的缘故,遂再看了一遍,还是觉得有些乱。是女猪的心乱了,还是大大的笔触乱了,没看出来。
  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校园故事,好得不由让人恨不得替女猪去争取些东西,但也正是这样,促成了今天的乱吧。女猪不是一个主动争取的人,男猪或许心意明确,至少作者想把他写成心意明确,但是,一个被动的女猪,再加上一个想把女猪越拉越远的配角,还有几个游离其中的男配,情节,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中心。
  以上所说,也许是因为连载的关系,还有些未尽答案,隐藏在其后的文中。我依旧会等待作者揭示答案,欣赏作者的文笔,但,期待之情,不如初入坑时那般急切,真心希望作者能让我找回最初入坑的感觉。
  蹲坑虽是一种痛苦,但没有等待,又怎有收获之乐。
  加油!
 
№4 ☆☆☆文雨2004-07-14 07:19:30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纵是一展平生志,终归儿女俏裙钗
 
  丽君因何而可爱,因何让人因爱而生怜,因怜而生敬,除了她的政治才华之外,更具有小儿女的快意恩仇。
  皇甫少华代表着孟丽君的闺阁梦,寄托了她少女时期的所有梦想,所以,对皇甫少华真实面目的看清,更是她少女时期梦幻的彻底破灭,她焉能不骂,此其一。
  皇甫少华的试探之举,联合了丽君的至亲之人,表明丽君的至亲之人,无一人能了解她的政治抱负,甚至因她的想成就一番事业而发展到误会她的贞操、名节,试想想如今的女强人,焉能不痛,焉能不骂,此其二。
  从梦幻到理想的破灭,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却是不得不走的过程。陈端生写就前16章之时,还是待字闺中,同意越情的话,作者本身没有成长,没有梦想和理想的破灭,自然无法有如此痛快淋漓的骂词。
  回到文学上来,作家应该塑造怎样的主角,才能让人心动,孙悟空好不好,当然好,武功高强,立场坚定,但更多的人喜欢猪八戒,为什么,他懒、馋、搬弄是非还老拖取经大业的后腿,所有这些缺点,让这个形象更亲切,更趋向人性化。
  孟丽君好不好,废话,当然好,否则晋江一江泪,从哪里来!但孟丽君是人不是神,她也她放不开的恩怨情仇。应该说,孟丽君到皇甫府探病,还有着对人性的最后一丝渴望,但现实令她太过失望,此骂一出,自是决绝,从此,是死是活,至亲也好,曾经的所谓至爱也好,就此成了过眼云眼,不复挂念,不复忧心。
  此一骂,绝不可少!
№6 ☆☆☆文雨2004-07-14 07:20:32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读后感啊读后感……
№7 ☆☆☆蒙面2005-02-25 00:17:5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