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陌上花
主题:奇文共赏~ [7]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非典期间这篇大作在本院的食堂门口贴了很久,偶认真读过,印象深刻。
    刚刚看见有人问革命历史题材剧的立意问题~忽然又想到了这个,翻出来给大家看看,一同鉴赏。
    应制之作写到这个水准,不得不佩服。俺那时帮今古写一篇关于非典的文,不过800字,还憋了一晚上。惭愧中……
    此文作者是个很有前途的年轻医生,北京市抗非典的先进个人,科室重点培养对象等等。
    
№0 ☆☆☆ 2003-12-25 20:41:37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一部)
内分泌科  茅江峰
(一)遥望SARS.阳春三月
   最早关注电视里播放SARS节目的是父亲,因为他有一个当医生的儿子。“快来看呀,电视里说广东发现非典型肺炎,20多个医护人员病倒。儿子啊,你可要小心啊。”对于父亲的“过敏反应”,我只是淡然一笑。医生和病人接触,感染肺炎很正常,注意防护就是了。我一边顺着老父亲,哄他几句,一边自顾看书。
   第二个为SARS而动的是我的姐夫。他是个商人,嗅觉很灵敏。当天晚上就传来广东白醋50元一瓶,板蓝根冲剂断货的消息。姐夫匆匆赶到一家米醋加工厂,准备投钱扩大米醋生产。
   第三个为SARS而动的是母亲。她四处买醋,买板蓝根冲剂,“广东很多病例,听说板蓝根和米醋有保护作用。”母亲还说:“儿子,回医院千万要小心啊,我可就一个儿子啊”。
最后为SARS而动的是我——因为我是医生。在我眼里,所谓的“非典型肺炎”不就是支原体、衣原体或军团菌感染吗?不就是多戴几层口罩的问题吗!只要不死人,才不管呢!
此时我正休假在老家浙江绍兴,与广东相隔3省,与北京相隔十万八千里。
(二)走近SARS.不安的四月
   回医院工作两天,内科大查房就开始讲解“SARS”专题,我才明白SARS和所谓的“非典”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那时急诊已出现了“SARS”病人。医院的措施很多,又发口罩,又发帽子,又讲课,又隔离。大家都怀疑:“非典”真这么厉害吗?
街上出现不少戴口罩的人,我总是觉得可笑,太草木皆兵了吧,连步行、骑自行车的人都戴口罩,不憋死才怪呢。
人们惊慌不安是从国家把它定为法定甲级传染病开始的。电视里每天报告当日的确诊“非典”的人数,竟然以每天100—120人的速度蹭蹭往上涨。
然后是全院职工都戴口罩,然后是各大学停课,然后是地铁、公交、出租车全部消毒,然后是“万人空巷”,王府井大街变成“空旷的广场”,真正的“萧条出现了。
有时我是很高兴的:原来需要排队的商店,到了此时,众多服务员为你一人服务。原来挤不上的公交车,这时一般都有座位。原来发烧时有朋友关心,这时如果发烧,人人都躲你,觉得这个社会一下子变得“怪怪的”。
协和医院也遇到了难关:病人量剧减。同时,抗击“非典”的重任,由佑安、地坛向其他医院转移。我院开辟了东院急诊,西院外宾,整形医院SARS病房等3个病区。在这个关键时刻,协和医院肩负起应该承受的责任,体现出我们与SARS病毒抗争的战斗力。
(三)“惊恐”的一天
   “我院童大夫(化名)因为发热而住进了西院SARS病房”,这一消息不到半天就传遍了整个医院,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冲击。
我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我感到病魔离我这样近,心中空荡荡的。工作时,提起笔不知道该干什么;吃饭时,觉得饭盒上都可能有病毒;睡觉时,怎么也不能入睡,惟恐醒来时,已经发烧。“明天倒下的将是我”,正是这一想法,使我惊恐万分;正是这种想法,使医院不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夜里睡觉之前,我告诉自己:今天是我一生中最无助的一天,最重视生命的一天。希望时间能治愈恐慌的伤口,明天,我不再害怕。
(四)直面SARS,战火燎燎的五月
我向领导申请,进SARS病房工作,愿意服从领导分配。理由很简单:当病魔肆虐时,作为一名医生,没有理由退缩,也不能退缩,这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一个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不是高尚问题,而是应该的问题。
有很多事情在意料之中,但更多的是意料之外。
我被很快安排进入SARS病房——意料之中的事。因为北京得病的人数都在上升,SARS病房每天都在增收病人。我被派往医科院SARS医疗中心协和SARS病区。
领导的关怀——意料之外的叮嘱。曾正陪主任多次反复叮嘱我:“身体行吗?防护好啊!我们全科人都是你的坚强后盾。”每个人都不厌其烦的告诉你:防护,防护,防护。从心里讲,我的耳朵都起老茧了。但另一方面,每一声“防护”都给了我心灵的感动。
科里还额外购买营养品送给SARS病区的医护人员。只有保障了医护人员的有生力量才能全歼疾病恶魔。
爸爸、妈妈的叮嘱——医疗之外的生死离别。妈妈在电话的那头说:“儿子,我有点后悔你做医生了,如果换其他职业,你会像其他同学那样,赚更多的钱,少担更多的风险。但是,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就没有退缩可言。我们把你培养这么大,花费多少心血,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们不能就这么失去你了。”
惜别的场景——意料之外的热闹。在我离开医院,坐上汽车的那一刻,我看到了那么多人的脸庞:我们的老主任金自孟教授及其他4位科主任、总值班许明翔、住院医胡明明和王鸥等。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在我上战场的一刻,虽然没有一个亲人为我送行,但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就是我的依靠!因为你们,我的心里才没有恐慌,对自己才有信心。我知道,走进SARS病房的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也不仅仅是一个小组,而是整个医院。
生活条件——出乎意料的好。本以为,医院只会提供睡觉和吃饭的场所,但我错了。医院为我们除了提供睡觉和吃饭以外,还为我们配备了大量的营养品和药物,准备了所有的生活用品,提供了运动健身器材,有足球、排球、羽毛球,架起了崭新的篮球架,还有象棋、围棋、扑克牌;医院党委专门抽调党务干部、行政处室人员组成了新的服务班子,并为我们配备了最强的配餐人员,提供可口的饭菜。他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声问候都使我们增强必胜的信心。
护理队伍——出乎意料的完备。在SARS病区组建过程中,医院调动了护理部的骨干力量。我到病区的这天,已有1个总护士长、3个副总护士长、5个护士长和60多名护士在这里工作。正是这些经验丰富的护士们的日夜工作,才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在当天的培训会上,每个上台讲课的护士长都有着疲惫的面容,沙哑的声音。正是她们的这种忘我精神,鼓励并支持着我们每个医生奋勇向前。
到SARS病区的第二天,我们进入了病房。穿上2层隔离衣,戴上4付手套、3层口罩,当你把自己全身武装起来的时候,已经快憋死了。才3分钟的时间,我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
但我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1 ☆☆☆2003-12-25 20:44:12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忽然想起来,俺也没经过原作者允许就转贴了~
 
笑。
№4 ☆☆☆2003-12-25 21:03:22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篇文章再简练简练再翻译成英文,大概可以发在the scientist 的中页了,笑~ 如果MM见过这杂志大概就知道意思了~
№5 ☆☆☆海柠2003-12-29 08:26:15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俺孤陋寡闻真的没见过这个杂志诶
 
姐姐的意思是~~
不过大家心里想的大概都是一样的^^
№6 ☆☆☆2003-12-29 18:54:07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nod...........:)
№7 ☆☆☆海柠2003-12-30 00:39:1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