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八一八从夏商开始至明朝的女子发型 [61]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夏商周:

夏朝找不到资料。

商代妇女的发式资料也不多,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透雕玉人佩,头部非常写实,头上戴着帽箍,头发向后梳,并在头顶两侧梳发髻,其余鬓发自然下垂,两鬓发尾微向上卷成螫尾形,在发髻上插对称的鸟型发笄。这种鸟型发笄多成双出现,且多用于女子,含有成双成对的喻意。这种梳双髻,插双笄的发式,自商周以来,一直是未成年男女的发式。
周代女子流行梳高髻。在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齐墓发现的26件乐舞陶俑,其中21件为女性,除一件发式为无髻短发外,蓁20件均一律梳左高髻。即先将头发理成两缕,右缕挽一小髻,在头后向左缠绕,与左缕合成一束,再绾成扁圆饼状偏高髻。

周的时候女子成年貌似是20岁,剧照出处来自封神榜。
实在找不到夏商的正剧,只好偷偷拿封神榜里妲己未进宫时的与历史对比。




№0 ☆☆☆资料分享 2011-02-23 10:10:11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1 ☆☆☆<*****2011-02-23 10:11:0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东周发型剧照来自《东周列国志》,请注意真人图第二幅中,发髻偏的方向错了……
 

№2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12:4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另讲一下周朝时女子20岁成年的解释:一般来说古代女子笄礼是在十五岁,自周起,是女子订婚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如若一直待嫁未许人,最迟二十岁也要行笄礼。刚查了一下,封神演义里妲己进宫时为二八佳人,大约是14,15的年龄。故,古人成年与否是看婚配状况,不是看年纪,但还是有限制。
№3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14:2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在笄礼之前,女孩子的头发一般都是自然下垂,不盘髻,但披头散发的话估计也不方便,所以她们有两种办法解决:一种是使所有的头发自然下垂,以发箍在前额、脑后部位箍束一圈;另一种是将前顶头发剪割成齐额短发。戴发箍和割短发,都为使头发不于障眼。短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
№4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16:3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战国时期的《龙凤仕女图》,其实原楼主找的资料古人大多数都是不崇尚刘海的,但也不能肯定完全没有。请自行判断。
 

№5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17:1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秦:
秦代的历史非常短,对于秦代女子的发式,所知的大多出自于秦始皇所好。秦始皇是一个特别注重后妃妆饰打扮的君主,曾亲自下令让她们梳编出仪态万千的各种发髻,供其赏玩。“令宫人当暑戴黄罗髻,蝉冠子,五花朵子”。这里的黄罗髻,指的是一种假髻,以金银铜木为胎作成髻状,外蒙缯帛,使用时套在头上,以簪钗固定。还“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可见在打扮上也没有忘记严格的等级区分,这也是秦朝发式的一大特点,即不论男女,发式都是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这一标志在秦俑中更为明显。从形象资料来看,秦代男女的鬓发,大多被修剪成直角状,鬓角下部的头发则全都剃去,给人以庄重、严整的感觉。
 
№6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19: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剧照来源《吕不韦》《大秦帝国》《秦俑》
 

 
 
№7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20: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汉: 汉代女子的发式已发展得非常成熟了,发髻形制可谓千姿百态,名目繁多,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种是梳在颅后的垂髻,一种是盘于头顶的高髻。
椎髻 汉代最流行的垂髻是“椎髻”(也称椎结)。这种发式主要用于普通女性家居。
高髻、假髻 汉代女子除了梳垂髻外,梳高髻也开始流行,但因其梳起来较为繁琐,帮多为宫廷嫔妃、官宦之家所好。另外,在出席像入庙、祭祀等较为正规的场合时,是一定要梳高髻的。
垂髾 不论是梳高髻还是梳垂髻,汉时女子多喜爱从髻中留一小绺头发,下垂於颅後,名为”垂髾“,也称”分髾“。
№8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22:0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9 ☆☆☆<*****2011-02-23 10:23:0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比较靠谱的剧照出自《汉武大帝》《美人心计》
 

№10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23:5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关于桂花油,很多姑娘都知道《红楼梦》里史湘云那句,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哪讨桂花油。那么在古代,桂花油之于闺秀们,是做什么用的呢?
其实桂花油就是头油,那时的头油是一种梳头必备的化妆品,那时没有摩丝这类的发型定型剂,要让头发纹丝不乱,旧时的妇女会在梳头时把头油用木梳子抹在头发上,看起来油光水滑、整洁漂亮。每年桂花盛开时,就把掉在地上的桂花扫起来,晾干,浸在青油里,等制好了,用它梳头,头发又亮又光,还香香的呢。
粘刨花与梳头油有相同功效,它是榆树的榆刨花弄成一打,泡在碗里三五天,然后梳头用。类似今天的着哩水。这个头油涂在发梢的,不会让头发看起来像是很久没洗。80年代末还有很多卖的,现在很难找见了。现在很多老奶奶还坚持用那个东西梳头。
№11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28: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皂角或者猪苓。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还有的人用淘米水洗头,称之潘。如《左传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皂角现代的洗发水配方都有,哪天家里没有洗发水拿淘米水试试)
还有一种说法是:把做成水豆腐后的水用坛子装起来,(那些水是做水豆腐的必备品),等第二次做水豆腐成功后,就有了更多的那种水,然后就把那些水煮热来洗头.其实那些水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碱份,所以能起到止痒的作用.故他们也不用常常洗头. (这方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说碱多了会秃头,囧)
其实还有很多偏方,以上是比较普遍的。
№12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32: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魏晋时期:
 
汉代女子的垂髻已不再流行,巍峨的高髻开始在女子的发式中独领我骚,而且多喜把头发盘成环状。或一环,或数环,然后高耸于头顶。作一种凌空摇曳状。汉代流行的“垂髾”此时依然盛行,在顾恺之的<女史箴>中我们便可以明显看出脑後长长的“垂髾”。再与此时流行的飘逸长鬓相搭配,把那种飘飘欲仙,秀骨清像的时代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高髻样式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奇异的有“灵蛇髻”、“飞天髻”等。
№13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34:0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灵蛇髻 这种发髻挽时将头发掠至头顶,编成一股、双股或多股,然後盘成各种环形。因其样式扭转自如,似游蛇蜿蜓蟠曲,故以“灵蛇”命名。这种发式相发为魏文帝皇后甄洛所创。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即梳这种发髻,後来的“飞天髻”,便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成。
 

№14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34:2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惊鹤髻 “魏宫人好画长眉,今多作翠眉惊鹤髻。”这种发式兴于魏宫,流行于南北朝,至唐及五代仍盛行不衰。新疆库木吐喇45窟壁画“散花飞天”的发髻便是典型的惊鹤髻。头上发髻作两扇羽翼形,似鹤鸟受惊,展翅欲飞。
 

№15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39:2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撷子髻 撷子髻为晋代女子的一种发髻。相传为晋惠帝皇后贾南风首创。干宝《晋纪》称:“初贾后造首紒,以缯缚其髻,天下化之,名撷子髻紒也。“这种发式是编发为环,以色带束之。撷子,意谓套束;其音“截子”,当时人谓之陷截害太子之意。此发式并没有流传开来,只是一时的新奇。
这个无图无真相,请自行忽略!!
№16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40:2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十字髻 另一种“十字髻”在晋时也很流行。这种发式是先在头顶前挽出一个实心髻,再将头发分成两股各绕一环垂在头顶两侧,呈“十”字形,脸的两侧还留有长长的鬓发。(十分有个性!!!)
 

№17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42:0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剧照对比来鸟~~~
都是魏朝讲冯太后的吴倩莲《北魏冯太后》,宁静《胡笳汉月》
其实吴太后的高髫还是比较靠谱的,就是头饰嘛~~
至于宁太后的,您老穿错地了..
 

№18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45:5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隋有迎唐八鬟髻、翻荷髻,因期隋的统治时间短暂,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型的资料。找了点文物图,大家自行揣测当时的发型。
剧照就找了两张有关隋朝电视剧但发型十分不靠谱的污染一下大家的眼球。
剧照来源《秦王李世民》《大唐风云录》ps红拂女初遇李靖时还是隋朝时期
 

№19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47:1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唐代妇女的发髻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众多造型美丽的发髻引来了唐代及后世文人的由衷赞美。见诸于各类文献记载的唐妇女发髻名目繁多,有云髻、丫髻、螺髻、双垂髻、乌蛮髻、三角髻、峨髻等近百种。唐代文学家段成式也在他的《髻鬟品》一文中指出:唐高祖时有半翻髻、反绾髻;唐玄宗时宫中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抛家髻、倭堕髻。
  
唐代女俑发型的时代特征,鲜明而突出。从出土的红白陶女俑及三彩女俑的发型中可以概括为上梳、平梳、下梳三种发型。这几种发型恰好从侧面反映了唐朝国势由兴盛转为衰败的过程。早期上梳发型,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美,与初唐的百废待兴相对应;中期平梳发型,展现出一种厚重平实的成熟美,与盛唐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对应;晚期下梳发型则传达出一种散漫疏懒的病态美,与晚唐的衰败相对应。
  
唐代妇女发式有半翻髻、反挽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蹄顺髻、盘桓髻、变环望仙髻及各种鬟式等。大体看来,隋代发式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一般为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
  

№20 ☆☆☆ 资料分享2011-02-23 10:50:5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